本篇文章3791字,读完约9分钟

董国教授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情

年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董念国教授主导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63年出生于燕矶镇池湖村的董念国,见证了武汉协和心外科从迅速发展到成长的历史进程。 他带队奋勇攀登高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生让群众生病、生病、生病的仁心。 他在一次手术中,询问了患者的心情,给了他们心灵的希望。
从鄂州出来的勤奋学子
读完国家,合格了! 合格了! 怎么还在这里种地呢? 1981年7月31日,从鄂城来的渡轮在准点通过燕矶镇池湖村,在江堤旁犁地的董念国,听到他从船上喊道。
440分,超过理科线32分,考上同济医科大学。 想起高考,董念国至今印象深刻,家里世代务农。 对于我金榜的题名,家人没有准备好。 考试结束后,爷爷为我布置了全套农具,包括锄头和铲子。
董念国在描述自己的家乡和成长时,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总是认为自己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与家乡父亲教给他的朴素、实用、勤劳、坚韧、积极的品质密切相关。
3在三年的高中,董念国住在学校,星期五晚上回家拿了一袋粮食、一罐咸菜。 天气热,咸菜蒸好了,也只能忍着吃。 因为家里很穷,董念国上学的时候经常吃不饱。 在一年的运动会上,学校给所有参加者准备了午饭,住在家里的同学回家了,只有董念国和另一个同学留在学校里,于是他们俩本来就把九个人的饭全吃了。 董国说,那是多年来他吃过的最饱的饭。
小时候的辛苦铸就了董念国的勤奋、能吃苦的品质,他愤怒地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986年,当时的卫生部从12所国家要点医学院中各校选拔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中山医科大学实习,董念国被选为同济医科大学带队人。 实习结束时,中山医科大学希望他留校。 当时广州是改革开放的热土,朴素的董念国说:“想听听学校的安排。” 辅导员马上回到学校,你作为优秀学生被安排在协和医院的心研所,那是协和的王牌科,是高智能人才聚集的地方。
就这样,年轻的董念国成为了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的年轻医生。
虽然可能来自农村,但董念国有努力研究、执着的力量,这是让科前辈刮目相看、心中喜悦、全方位艰苦锻炼和培养的。
就业后,董念国的第一位老师是武汉协和医院外科的鼻祖管汉屏。 患者如有希望,医生必须不弃人而正,学问必须为真,为人诚实,干事必实,奉献智慧,甘于为人梯,是管韩屏的座右铭,是董念国历来追求的
董念国的第二位老师是叶世铎教授,以叶教授为首的体外循环研究组成功进行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这是当时条件下国内心血管外科行业的新突破,填补了省内空空白。 有一次,叶教授把日本教授发给他的红木文件夹转发给董念国,说:“我希望你把你所有的论文都放进去。 等你把这个箱子装满了,你就差不多要学习了。 之后,这个箱子,董念国没有放入自己的论文,而是放入了叶教授去世前交给他的医学资料。
几年前,体外循环医生李平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去董念国的办公室拿东西。 她打开办公室的门时,看到董念国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当天手术过程中那种勤奋好学的习性,他一直保持着,那是医生最宝贵的总结和思考。
在心脏移植世界领先
44岁时,他担任了心外科主任。
在拥有153年历史的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为王牌科,在全国心血管专科排名第五。 在董念国上任的第一天,你在想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科室的整体水平? 他选择了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命的终极处理方案,但在我国心血管外科学科中,心脏移植还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 每年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有数十万人,而当时全国每年的总手术量为200例左右。
但在2008年的3个月里,董念国接受了6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全部存活。 2009年以后的5年间,经过手术量从12例增加到42例的几年全科临床经验的积累,年开始上升,以84例跃居中国第一。 之后的年、年,又达到102例和100例。 目前,心脏移植已成为协和医院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常规手术。
事实上,心脏移植不是一台手术,而是多台手术,时间和空之间的战线极其漫长,风险极大,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为此,董念国培养了一支可以拼写的队伍。 他表现不好,笑得很认真,对临床工作的详细要求极其严格,让部门所有的医生、护士出国进修至少一年。 他说外科医生会写,会说话,会做手术。
每次手术,术前取心、术中换心、术后心脏保护全过程需要三组不同的人,所有环节、流程都是万一万一千人,前后要投入20多人。 这项非常艰苦的工作,过程中的每个医生都付出了很多,他们敢于突飞猛进,与时间赛跑,永不放弃。
在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这个后方,董念国主任亲自指挥取心行动,在手术室操刀昼夜进行移植手术。
9年来,这里完成的400台心脏移植手术,大部分都是在董念国手里实施的,其中300多例是通宵完成的。
对患者寄予厚望
年12月22日是来自枣阳市的男孩陈天佑重生4周年的日子。 天佑刚出生的时候,浑身青紫,每次睡觉,总是痛苦地哼哼。 2个月的他在协和医院被诊断为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严重心力衰竭,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救命方法。
小天佑危象环生之际,因煤气中毒脑死亡的4岁男孩捐赠了宝贵的心脏。 年12月22日,心外科主任董念国的主刀将这颗宝贵的心脏移植到了小天佑体内。 很难把苹果大小的捐赠者心脏放入原本只有鸡蛋大小的心脏的胸腔。 术前医生们进行了精密的测算,术中尽量将供给心放在胸腔下,采用延迟闭胸法避免胸骨压迫心脏。
术后第20天,小天佑成功拔下气管,实现自主呼吸。 从千里之外捐赠的心脏在小天佑的胸腔内再次开始跳跃,就像知道自己新主人的年龄一样,慢慢地自己收缩到蛋的大小,其运行都正常。 当时,三个月大的小天佑成为了亚洲年龄最低、体重最轻的换心人。
作为外科医生,董念国说:“每次患者就诊都意味着生命的委托,必须尽力给病床上的患者处理眼前的困境。 董国开始考虑如何完全利用现有的供给心,以防止处于什么边缘的供给心被浪费。 因为所有的供给心都是宝贵的。
提高给心利用率,扩大给体源协和模式就这样迫在眉睫。
几年来,董念国教授的团队在心肌保护、免疫抑制、心脏辅助及术后监护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建立了完整有效的模型,突破了常规供体录取的边界,提高了供体利用率,扩大了供体来源。 根据
团队目前跟进的注意结果,他们采用的这种边缘供心可以媲美正常的供心和移植效果。 整个团队的移植效果,围手术期、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6%、90%、86%、84%,均超过国际的90%、81%、75%、6%。
目前,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经过30多年的积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移植中心之一,综合来说年居全国第五位,科学技术居全国第四位。
最近,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重要技术创新和应用获得了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中,国际首个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技术,作为胸心外科学行业少有的中国原创技术,被德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医生认可和采用,在全球取得10000多个成功案例。
这些创新成果一系列,给普通患者带来的福音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恢复更快,还可以治疗极端复杂的病情。 董念国说。
20多年来,董念国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项目研究,他们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拯救越来越多的生命,为患者减轻痛苦。
董铁人
对协和收心、换心,在项目组低头研究,董念国的工作不仅如此。
每星期二是董念国最忙碌的一天,这一天他接待了100名门诊患者,有时中午还得做手术,到了晚上,他又出现在心外科办公室,带着研究生们做研究,项目组的 他已经50多岁了,每天平均工作14个小时。 忙起来的时候,他一周只能回家一两次,没有时间接自己弟弟的电话。
同事孙永丰说:“董主任是全院手术量最大的医生,也是最不辞辛劳的医生。” 因此,周围的人都笑着叫他董铁人。
对于这个称呼,董念国无奈地说:大家都以为我很期待开刀,其实不是,只是患者发现了你,你没有理由逃跑。 当了一天医生,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一天晚上,董念国低头进入电梯时,电梯工作人员说:“我们可以下去,先把这位教授送到下面吗? 这样他就可以抓紧时间回家休息了。 原来,他进了上行电梯,连电梯工作人员都很痛。 我知道这位教授经常通宵做心脏移植手术。
这几年,除了救治来医院看病的患者外,董念国还以偏远山区的患者为中心,为他们步行而来。 年3月,董念国设立恩施州民大医院协和心外基地,定期坐诊和手术,促进了民大医院心脏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并能独立开展常规心脏手术,年初通过国家三级考核。 10年来,他先后走访了8个省、23个地级市、50多家医院,累计派出500多名专家,举办了近20期各种培训班,诊治患者2万人,帮助基础手术1000余例,为许多边远地区的心脏病患者送去了健康。 此外,董念国还积极联系省民政局、省慈善总会、省红十字会、爱心基金会等建立合作平台,为患者担忧。
为了用源头控制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董念国非常重视普及,经常出现在各大报纸的版面上,通过做客的电台,录制小视频并发送到网络上。 每年在报纸上发表文案就有300篇。 先天性心脏病是可控的,很多人不知道,缺乏了解,一味害怕,他们需要我们传播相关知识,把他们从恐惧中拽出来。 董念国说。
全媒体记者姜婷·罗琼敏·叶雁翅

标题:“从鄂州走出去的暖“心”教授——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武汉协和医院董

地址:http://www.e6x2f.com/ezjk/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