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82字,读完约8分钟
夏天,请给我一瓶冰啤酒。 烤串,涮肉,多爽啊! 夏天的时候,好朋友聚餐做了烧烤店、火锅店的生意。 但是,这种吃法面临着问题,肉、海鲜、啤酒一点一点吃多了可能会引起痛风,常见的不适是关节痛。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摄入越来越丰富,将痛风的发病率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痛风的防治知识普及程度远不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仍存在许多认知误区。 让我们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谈谈痛风这种病到底怎么样。
1关节红肿热痛是痛风的典型表现
痛风这个词其实很形象,充分体现了它的临床优势。 发病的首要症状是关节部位疼痛难忍。 但是,这种剧痛常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寒风袭来,似乎起了鸡皮疙瘩。 因此,这种表现在医学上被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简称痛风。
该病的优势是突然发作的关节或其周围部位的红、肿、热、痛,可自行或药物治疗后7天至14天内缓解,好转后病变部位无任何症状。 最常见的受累关节是脚的第一跖趾关节,其他关节也很累,每次发作多为单一关节,作者可以反复不同关节交替疼痛。
临床上把这种发作时的表现称为急性期。 两次急性期之间的无症状期称为间歇期,如果没有规范的诊治,病情会反复发作,最终进入慢性期。 慢性期的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持续存在、多关节疲劳、肾脏损害及痛风结节(即痛风结节,是谷氨酸钠尿酸盐在皮下凝聚形成的结晶)的形成。
痛风有确定的国际临床诊断标准,需要专业的风湿科医生完成,患者一旦掌握了早期自我识别知识,就不再绕道而行,可以尽早得到准确的诊治。 我们对痛风患者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了调查,首次去整形外科的患者占42.6%,另外还有内分泌科、疼痛科、中医医科、急诊科等科的患者,但首次去风湿科的患者仅占16.2%。 这证明许多患者不知道痛风属于风湿病,应该到风湿科就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另外,过去有高尿酸血症,在运动、饮酒或吃大量高嘌呤食物后,出现下肢关节隐痛,且疼痛程度迅速恶化(多为全天候内达到疼痛高峰)者,预示着痛风的到来,尽快进入医院 如果不能马上就诊,建议自己服用消炎止痛药后尽早就诊。
2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有无因果关系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急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痛风发生的前提条件是高尿酸血症。 非日常2次空腹检出血尿酸,男性超过416umol/l,女性超过357u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升高就像血糖升高一样,都与人体代谢紊乱有关。
尿酸来自哪里呢尿酸是人体内嘌呤合成代谢的最终产物,不能进一步分解。 尿酸产生后的2/3通过尿液从肾脏排出,1/3在肠道内被微生物分解。 因此,如果人体内产生的尿酸过多,不能及时通过肾脏排出,尿酸水平就会上升,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 一般来说,经常吃海鲜、肉类、豆腐等含有嘌呤的高浓度食物,这些嘌呤会在体内被吸收,从而增加合成代谢,产生大量尿酸,一旦超过肾脏排泄能力范围,血尿酸就会上升。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性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仅为1.4%,现已上升至13.3%。 长时间患有高尿酸血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系列损害,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或肾结石等,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胰岛b细胞功能等。
但是,也有必要确认高尿酸血症不完全等于痛风。 只有5%至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约1/3的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检出血尿酸不高。 由此可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基础和前提,但血尿酸上升并不一定会痛风,痛风发作时血尿酸也不一定会升高。
3先天性后天性谁更重要?
在门诊,患者最在意的问题是我的病是怎么得的? 我们前面说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前提,但痛风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但是研究表明痛风患者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直接原因是血尿酸浓度过高,导致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形成尿酸盐结晶,发生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其机制涉及理化反应、免疫炎症及病理学等多个方面,专业性强。 我们将选择两个患者关注的问题首先进行介绍。
痛风一定会遗传吗?
痛风的发病与遗传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痛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痛风发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其家族发病率约为11%-80%,40%的痛风患者有家族史已被发现。 但是,这种多基因遗传病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单基因遗传病不同,它不是上一代的疾病,而是下一代或隔代必然发病,必须证明简单的基因检测无法预测是否发病。
目前,痛风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中已知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的磷酸核酶( hprt )等与尿酸生成相关的基因,以及尿酸盐阴离子旋转体1等影响尿酸肾脏排泄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的风险,但也受到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为,即使拥有痛风的家族史和痛风的敏感性基因,也不一定会在现实中患上痛风。
吃了吗?
很多人认为痛风是吃了的病。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整体而言,痛风多见于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经济体,但在非洲和贫困地区少见。 另外,痛风患者多为富裕、衣食丰盈的群体。
就我国自身情况而言,改革开放前痛风患病率非常低,目前的患病率比以前接近10倍。 并且痛风患者往往对自身健康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 目前,员工在快节奏、高强度、高压力的情况下,长时间坐着、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熬夜、紧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很普遍。
客观地说,社会环境、经济条件、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与痛风的发病密切相关。
4不要让王者的病成为疾病之王
年,国际和国内分别发布了最新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临床诊治指南,确定了血尿酸达标治疗策略。 其中指出痛风患者应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规范降尿酸治疗,长时间控制血尿酸水平在360umol/l以下,以较有效地防止痛风发作,最终达到治愈痛风的目的。 并将指南与痛风急性期、间歇期和慢性期进行对比,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痛风的达标治疗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容易,可以说是非常难治的。 痛风为什么会得疑难病症?
首先,我国目前痛风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19∶1 ),发病高峰年龄在40岁至50岁之间,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这些人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从业压力大,社会影响因素多而杂,生活自律差,严重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依赖性。
其次,痛风发病的优势是发作时疼痛剧烈,间歇期恢复,许多患者疤痕好了忘记疼痛,发作时请医生诊治,缓解后不随访。
第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往往证明机体在尿酸代谢方面存在不足或缺陷,这种代谢缺陷不能单纯依靠生活习惯的改变和饮食来弥补,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因此,痛风患者经常需要长时间服用降尿酸药,控制饮食,这需要患者很大的毅力。
此外,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尿酸下降治疗中痛风发作引起的恐惧心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担忧等,都是导致痛风难治的主要原因。
痛风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古代首先在宫廷盛行,患者多为帝王将相和高官贵族,其发作时痛苦甚大,被盎格鲁撒克逊人誉为王者之病、疾病之王。 目前,我国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达到1亿7千万人,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且逐年增加。 面对疾病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提高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警惕性,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定期参加体检,合理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增加体育锻炼,不要让王者之病成为疾病之王。
(作者:赵义北京宣武医院风湿免疫-过敏科主任)
标题:“治痛风只管住嘴还不够”
地址:http://www.e6x2f.com/ezjk/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