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2字,读完约2分钟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陂海东和王伟炳率领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可能不会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的传递。 温度、相对湿度、紫外线辐射等气候因素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递无关,依赖气温上升来控制疫情的假说可能为时过早。 该论文已经发表在最新一期欧洲呼吸学会旗下的《欧洲呼吸杂志》上。
过去关于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环境温度的研究经验表明,流感或2003年的sars均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病毒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生存,随着气温的上升,传播能力下降。 现在,随着天气转暖,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会缓和吗?
为了明确这个问题,po海东、王伟炳研究小组于今年3月9日前收集了至少10例确诊病例的中国224个城市(湖北省外207个城市)的病例数据和气象数据,截至2月10日(湖北省疫情高峰时间),确诊病例数在50例以上的62个城市(湖北省疫情高峰时间), 数据显示,r0最高的3个城市和累计发病率最高的15个城市位于湖北省。
上述244个城市的气温范围从负17.8℃到22.0℃不等,平均为5.9℃,气温与累计发病率和r0无显著相关。 调整相对湿度和气温后,同样紫外线强度与累计发病率和r0无明显相关。 无论湖北省内外,这个发现都是一致的。 这暗示着温度上升和紫外线强度的增加可能不会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递能力。 研究小组也没有注意到相对湿度、温度与累积发病率或r0有明显关联。
po海东说,过去也出现过在阿拉伯半岛高达45℃的环境下也流行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等其他传染病未表现出气候影响的情况。 那年的非典在夏天消失,可能是季节性的传递,也可能是比较有效的防控措施效果。
研究小组指出,目前的研究数据还很有限,其次,防控措施、城市化程度、医疗资源可达性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研究结论,但总体上,不支持环境温度和紫外线辐射导致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减少的假说已被发现。 (记者孙国根)
标题:“天气转暖或不会减少新冠病毒传递”
地址:http://www.e6x2f.com/ezjk/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