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64字,读完约8分钟
美国国际集团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 图片来源:中华文化基金会
美国独立纪念日前一个夏天下午,新闻网记者应中华文化基金邀请,前往位于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的第54大街的美国历史带金融基金会总部,向世界保险金融业传奇人物莫里斯·格林伯格( maurice r. greenberg )先生
格林伯格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任美国国际集团( aig )董事局主席,现为史带金融基金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75年,他率领第一个美国保险业代表团访问中国,从此与中国结不解。 41年来,他开辟了中国保险业和世界轨道,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奋力呐喊,访问了中国数百次,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光辉历史。
这次采访活动的主题是,这位20世纪美国商界重要代表人物40多年来与中国结缘,他亲自讲述他的“中国故事”,回忆经典瞬间。 在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普遍存在的今天,我们想听听这位商界领袖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感想。
中国公益项目将投千金
与格林伯格的对话是从向耶鲁大学“世界学者项目”提供了大量捐款开始的。 今年6月16日,耶鲁大学为了感谢格林伯格对该校“世界学者项目”的慷慨捐赠( 2006年以来捐赠1600万美元),特意将该项目更名为“莫里斯格林伯格世界学者项目”。 该项目至今已有84个国家的275名学者去耶鲁大学进修。
格林伯格是20世纪美国金融保险业的教父级人物,在世界商界如雷贯串,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美国公益事业的领导者。 格林伯格多年来担任美国历史带基金会( starr foundation )主席,积极支持社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事业。 他特别关注中国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残奥会还是四川发生大地震,他都率先捐款。
格林伯格说:“进入外国投资时,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 因为在不同的国家,产品必须适合当地。 最重要的是,必须为该国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索取。 ”。 早在1993年,格林伯格就捐赠了51.5万美元,从法国私人收藏家那里购买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的铜亭宝云阁流失的10扇铜窗,无偿归还中国。 他是第一个将流失海外的珍品归还中国的外国朋友,让越来越多的人模仿。 光是这样,就值得中国人记住“格林伯格”这个名字。
格林伯格自豪地说:“帮助对我来说有需要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在中国,他不仅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还帮助建立了两国之间信息表达和理解的桥梁。” 近20年来,格林伯格为他太太柯林娜、史带基金会和耶鲁大学的国际建议项目共捐款1亿多美元,同时关注了与中国有关的学者项目。 其中的“格林伯格学者项目”在过去的十年中向中国援助了500多名学生。
格林伯格对中国公益事业的贡献不仅如此。 他领导下的史带基金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了中国相关的公益慈善事业和民间交流活动。 它涉及教育、文化、医疗、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 捐款额也在水涨船高,不断增加。 当被问到具体捐款额时,格林伯格暂时倒下了。 站在旁边的史带基金总裁弗洛伦斯说,总额为2亿72,000万美元。
在回答对中国新出现的亿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建议时,格林伯格对两年前拜访他的中国富豪们说,要他们捐钱回馈社会。 他认为把钱留给孩子阻碍了孩子们自身的成长机会。
中国是“老家”
关于格林伯格的中国故事,当然也从史带金融财团说起。 史带是世界性的金融、投资和保险基金会,由康那利斯史带( c.v. starr )于1919年在中国上海创立,是美国国际集团的创始企业、母公司和历史上最大的单一股东。 在格林伯格担任aig董事局主席期间,这个3亿美元市值的金融领域的“小点”,在全球金融市场迅速前进,一举超过了所有其他国际金融集团,成长为市值近2000亿美元的“巨无霸”。
史带金融财团的“根”在中国。 格林伯格和史带一样,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 这是他最终的舵aig和黑带金融集团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夫人和柯林娜都是喜欢中国艺术的收藏家。 在他的办公室、会议室、走廊、大厅、餐厅里,到处可以看到来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他展示了与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照片,陈列在客厅里,默默地见证了40多年来的“中国情缘”。
虽然过了鲔鱼背的年纪,但格林伯格的记忆力依然非常好,珍惜很多往事。
1975年,格林伯格首次访问中国,率领aig团队与中国人民保险企业协商,成为第一家与中美合作的美国保险机构。
1980年,他牵头与中国人民保险企业合资成立“中美保险企业”,在纽约和香港经营业务,同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是外国金融机构当时在中国大陆开设的第一家代表处。
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上海设立友邦保险上海分企业(友邦保险为aig的子公司),并由此获得中国第一张外资保险营业执照。 为了传达这种喜悦,aig在纽约的报纸上刊登了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大广告“回老家”。
20世纪90年代,当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方面遭遇一些挫折时,格林伯格奔走于华盛顿国会山庄和众参两院之间,敦促美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尽快完成与中国的入世谈判。 这是因为他一直被认为是主张加强美中关系的“幕后之声”。
几年后,格林伯格一边回忆当时的情景一边这样说。 “我认为,我们不能把13亿以上人口的国家排除在世界贸易体系之外。 我在国会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致力于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其中有亨利·基辛格。 我所做的一切努力与企业能否在中国开拓市场无关。 你做有意义的好事时,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 ”。
曾是与世界137个国家交流的跨国集团的领导人,格林伯格对这个世界,他一直深耕的国际金融市场,有着独特而深刻的发现内在力量。 为了这个中国情缘,他可以像亲人一样,设立自己的地方,从中国的立场上稍微转换一下思考。
在采访过程中,格林伯格一如既往地再次表现出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乐观态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快速发展契机。 然后他坦率地指出中国当然有很多员工要完成,监管政策还不明确,需要深化改革。
如果把中国看成“老家”,他就不是外人,也不是外人。 他目睹了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飞速发展的奇迹,认为今天的成功归功于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勤劳的中国人民。
老骏伏枥,志在万里
格林伯格今年91岁了,但精力充沛,举手投足之间,完全变老了,精力充沛。 在采访中,他表明了保持强壮体格的秘诀。 每周进行一次被称为“认真力量”的高强度抵抗训练,每次45分钟。 在健身方面,他也是华尔街金融高管们的典范。
精力充沛的格林伯格仍然维持着一定频率的国际旅行,今年以来至少去了中国两次。 他还在许多重要的社会机构担任第一职务。 他在美国著名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担任名誉副主席,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担任副主席。 他在耶鲁大学的国际活动中担任主席顾问,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监察委员会成员,纽约大学终身理事,纽约长老会医院名誉主席。 他是国际救援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的会员,积极参加其他民间和慈善活动,包括担任中华文化基金名誉主席。
作为纽约人,格林伯格有着看到中国大熊猫能早日在纽约定居的愿望。 年3月,他亲自主持了“中国熊猫定居纽约项目”的启动仪式,并担任了该项目国际募捐活动的发起人。 当月他还特意前往北京,与中国国家林业局就中美大熊猫合作研究交换过意见。 格林伯格说,中国熊猫在纽约项目上定居意义重大。 因为很多纽约人都没见过熊猫。 他说,中国大熊猫来了,可以让纽约的孩子们开心,促进旅游事业,当然也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
采访结束后,中华文化基金会创始人王滨( elizabeth b. wang )告诉新闻网站记者,此次拍摄的《莫里斯·格林伯格的中国故事》是该基金会多年来策划的《世界名人——我的中国故事》系列的 中华文化基金将来将陆续发表包括洛克菲勒家族、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沃尔芬森世行行长、布隆伯格纽约前市长、金融家索罗斯等国际知名人物在内的《世界名人——我的中国故事》系列采访活动。 (记者张伟刘宇)
标题:“听格林伯格讲他的“中国故事””
地址:http://www.e6x2f.com/ezjj/1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