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06字,读完约7分钟
娄永琪
孙周兴
这个时代最具决策性影响的大趋势是什么? 也许很多人可以回答人工智能。 面对新的技术课题,最先进入的是以培养未来人才为目的的大学。
5月19日,在国内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大学之一同济大学建校112周年之际,在著名人工智能专家、校长陈杰的支持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与设计创意学院合作举办了未来大学论坛,提出了如何把未来建成大学的建议。 大学如何塑造未来? 命题邀请了技术、媒体、教育、设计、哲学等各行业的专家与大学校长、学者、学生们一起,以先进的思维和创新的视野开放地探讨了大学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构筑未来
模糊大学边界设计改变乡村和社区
●娄永琪(同济大学设计与创造学院院长)
卢永琪教授是建筑师,2004年,他设计的学校建成时,真的很美,被评价得像园林一样,卢永琪开始反省:学校像园林是好是坏? 于是,近十年来,他的话打破了墙壁。 在新京报的采访中,娄永琪说:“中国大部分大学都被围墙包围,但大学和社会的边界,以及城市的边界不应该这样确定。”
他理想中的大学是道场,有理想,有思想,有社区。 各种知识、资源、人群、事、活动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学生在大学学习、老师进行教育和研究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轨迹都不同。 他拆墙介绍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强调学术与实践、设计与生活、创新与日常融合的理念,设计创意学院介绍了人才培养、科研、社区融合、生活习惯创新转化等不同行业的实例和成果。 其中包括设计丰收和nice 2035。
12年前,娄永琪教授启动了设计丰收的城乡交流设计研究项目,选择上海崇明岛仙桥村进行实践,包括民宿改造、试验田建设、蔬菜大棚建设、体验大棚等,形成了城乡交流的典型案例。 对卢永琪教授来说,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是在行动中逐渐了解中国未来的乡村应该是什么样的。
未来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能否创造性地破解产业难题,产生新的社区和文化,而不是只考虑商业和旅游。 中国要走有别于单向城市化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道路,就有城乡的相互作用。 今年,娄永琪提出了设计丰收2.0计划,希望通过设计思考,聚集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2平方公里生产村融合的复合社区。
此外,卢永琪教授还启动了nice 2035未来生活的原型街区,推动了大学和社区的融合交流。 他们与四平大街合作,在社区聚集了一系列面向2035年的实验室。 娄永琪教授说,大学是年轻人才、思想、研发集聚的地方,应该积极让这部分资源向社区溢出,让社区从城市创新的终端变成源头。
娄永琪教授就学院陈永群老师主持的研究表示,住在上海几十年的居民空中间很窄,把刷牙的水斗装在窗外,每天刷牙都是开窗、刷牙看风景。 这个场景很美,这样的设计是生活所迫的。 社区人民的生活智慧是创造性设计的宝贵来源。 关于城市更新,娄永琪教授补充说:“为什么许多这样的项目会死亡?” 因为大多只设计物质空之间,不设计灵魂。 如果不设计行业、运营、管理,只设计外观,该如何生存?
无论是设计丰收还是nice 2035,卢永琪和他的团队想做的都是为世界创造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对话的未来
人文科学不能失去介入技术生活世界的能力
●孙周兴(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
新京报:你为什么开始举办这次未来大学论坛?
孙周兴:开办这个论坛是因为技术工业发展迅速,大学和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说实话,讨论未来是有风险的。 因为未来还是未来。 但是,人类本质上是有可能性的动物,向未来开放,在对未来的计划中展开生活。 所以我们必须进行这样的讨论。
新京报:随着你在演讲中提到的人类世界的开始,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将越来越转向非标准化、机械无法完成的工作。 在你看来,是否已经出现了技术迫使大学改革的情况?
孙周兴:地质学家和哲学家把1945年标记为人类世( anthropocene )的开始。 人类世界意味着技术统治地位的确立,人类成为了影响地球存在的力量。 我的理解是,也意味着从自然人类文明向技术人类文明的转变和过渡。 大学和常规教育制度是为自然人类文明而设的,适应自然人类文明的知识形态,未能对已经形成的技术生活世界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大学当然也在改变自己,但经常成为僵化的保守力量。 面对现代技术的加速进程,当今的大学学科建设、教育文案和教育方法不合时宜。 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的现象,但恐怕在我们这里最明显。 比如我所在的人文科学,永远像文史哲三门,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能隐藏起来缅怀过去,是虚构历史上的美好时代。
人文科学如果失去了介入当今技术生活世界的能力和责任,那就很奇怪不会被边缘化。
现在新技术咄咄逼人,确实形成了一种咄咄逼人的势头。 我曾经说过,今天的大学面临着有点专业的学生可能进入大学读书的困境,但我注意到四年后毕业后这个领域就消失了。 这听起来像玩笑,但显然不仅仅是玩笑。
新京报:讲座中提到人工智能对人文科学的影响最明显,但在未来时代,数字知识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更加紧张,可以具体谈谈吗? 未来人文科学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方向?
孙周兴:今天,以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指标的数字知识已经成为主流的知识形态,必将对艺术人文科学产生压迫和冲击。 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原本属于人文科学的一点行业被技术化的数字知识占领,比如学术翻译,可能很快就会被机器翻译取代,另外比如古文书整理,很快自然人类就不需要做了。 二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表现方法,越来越技术化,近世社会科学的兴起本来就是这方面的表现三、人文科学学术研究的制度体系越来越受技术的管制,今天,世界大学和研究机构越来越严密和量化管理,威胁着人文科学的生存。
关于未来人文教育的方向,我推测的说法是,致力于体验-创造性-游戏-共享,其基本任务是技术人类生活世界经验的重建。
新京报:此外,您是否提到,不可数字化或难以数字化的人文科学将来有可能扮演属于不可数字化或难以数字化的人文科学的独特角色?
孙周兴:人类的想象和创造在普遍的数理之外,属于完全形式化、非数字化的艺术人文行业。 这就是艺术人文科学未来的意义。
我不否定艺术人文科学面临的挑战。 我也知道在未来的技术统治时代,艺术人文科学很难与现代技术对抗。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言放弃,相反,为了抵抗技术风险,保护个人自由,创造更好的文明状态,艺术人文科学可能是更重要的点,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记者何建是上海报道
标题:“人工智能下,未来大学应打掉“围墙””
地址:http://www.e6x2f.com/xwzx/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