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2字,读完约2分钟
□陈庆跃
春之江畔、柳条依依、江滩望着柔和、清澈的江面,在近看繁忙的码头上,生于斯长三江人,增加了乡愁和笔触。
六十多个春秋过去了,徐家大林、陈家港、杨家河、三江口、袁家径、黄柏山等村湾顺江而下的江滩、柳林不知去了多少次,但那一系列深深的足迹向前延伸,岁月也沿河而去。 正因为如此,三江情总是萦绕在脑海中,其乡愁之梦就像江浪一样,波涛汹涌。
武昌县志报道,古代三江口是一个比较热闹的重镇,当时被称为“小汉口”。 航运便利,商人云集,盐店、布店、铁匠店、缝纫店等一应俱全,形成了三江北的团风和南北繁华街道。 三江口还有“三江口镇”的武备。 明代设立巡检司,万历二年设立三江口营,明代将守备司(其县官为正五品)从麻城搬迁到这里,管理数县的防卫。 诗人陆游还留下了《泊三江口》的诗句:没有车马之尘,情况再次成为争夺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30多年里,三江小学、三江中学、三江高中、三江师范(师范附小)聚集在这里,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之地。 棠栗树湾、三江口是渡口的特点,当年的船工冒着生命危险将近千名抗日战士渡过葛华段。 20世纪70年代初,杨家河的船工从对岸渡过数百名在营地练习的官兵,这是一片红地。 长江、柳林、湖泊、码头、山丘、大桥、石矶、江滩、村湾是丰富的资源之地。
小时候,冬天放学后,回家,拿着行李箱,在河滩上走,爬石矶,在石矶的缝隙和缝隙之间的水域打网捕鱼,顶着寒风,沿河打鱼真的很有孩子的兴趣。 有时空手里会回来,但是河水很清爽。
到了盛夏季节,在三江口的河段,有时可以看到成群的河豚沿河而上。 他们有时浮在水面上,有时沉在水中,给在柳林工作后的人们带来快乐的笑声。 那笑声漂浮在河面上,回荡在柳林中,自然与人类融为一体,共生繁荣。
新时期,“绿水青山深入‘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三江村绿色码头、绿色湖泊、绿色塘堰、绿色村湾、绿色江滩稳步推进,村湾绿色志愿者沿江、湖泊捡垃圾,长江
在这里,与中湾、张湾万亩油菜观赏基地和沿江滩相连,与800多亩上塘湖依水共存,通过三江港新区网络,与台湾创业园亩生态基地的绿色同在。 憧憬着三江这个天然发表之地,在三江人的保护下,迎来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王韵)
标题:“三江情怀萦心中”
地址:http://www.e6x2f.com/ezly/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