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7字,读完约2分钟
本网讯(记者夏阳)在8年前,离开300多年后,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富春山居图》(残山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重逢。 这条新闻在信息中一被报道,我就产生了临摹它的想法。 6月21日,进入庵泉从业画室的记者,在近100平方米的房间里,画得满眼都是。 我市邓安从一堆作品中,出了长卷(见左图),长12多米、宽70厘米的画卷展现在眼前,最先出场的是渔夫和樵夫,渔夫在钓鱼,樵夫在砍柴
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樫(无用师)所画,此后多次换手,在烧画殉葬中排名第二。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油墨雅致,山与水配置疏密,油墨颜色深浅在干湿并用,极为多变。
邓安全系中国书画研究会湖北省分会会员、中国老年书协会员、市美协理事擅长仿制焦墨山水画创作,作品在全国、全省多次获奖。 20年前,曾模仿《清明上河图》被各大媒体报道。
那一年的黄公望,从构思、动笔到完成绘制花了大约7年的时间。 为了画这幅画,黄公望度过了一个悲伤的雨天,奔波于富春江两岸,注意烟云的变化,随身携带纸笔,遇见美景,随时写生,为《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除了他晚年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之外,由于这落笔自如,六大部分都是自由创作在山水之间悠哉悠哉,可以远看,可以近看。 在邓细研绘画的过程中,心中升起了对黄公望的仰慕之情。
前后花了几年看画,了解了当时黄公望的创作背景,邓安小心翼翼地画了画。 一口气临摹,只花了将近一个月,踩着古人的足迹走了一次,让我很震惊。 继承了古人润笔的妙技,也送到了山水画间。 邓小平像读心术一样读书,《富春山居图》不仅仅是一幅画,它揭示了作者当时的人生态度,让黄公望多年积累的亡国之痛变成了另一件事,回归山水,做一个简单的自己。
责任编辑:
标题:“我市画家邓安全成功临摹《富春山居图》”
地址:http://www.e6x2f.com/ezly/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