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2字,读完约4分钟
打开列:
鄂州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为了贯彻发掘习总书记、利用丰富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本报从今天开始发表鄂州市文物局、鄂州市博物馆主办的“鄂州文物词”专栏,介绍鄂州丰富的文化 让沉睡的古迹全部活着,鄂州文物前世与当今时代背景融合,让市民与文物交流,扩大鄂州文化遗产的传递力和影响,推动鄂州文博事业创新快速发展。
怡铭摩崖石刻位于我市市街滨江大道小北门外长江边上,原名观音崖,老百姓形象被称为猴石。
怡铭摩崖石刻是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现存的唯一篆书石刻,在我国书法史上极为珍贵。
说起怡铭摩崖石刻,不得不说吴王散花滩。
221年,吴王孙权建都武昌(今鄂州),他经常在这里检阅水军,迎接士兵,每次士兵胜利,孙权总是在这片沙滩上举行散花狍军仪式,这片江滩因这片吴王散花滩而得名。
吴国灭亡后,兴盛的武昌城日渐衰落,但历代文人墨水的时间却在这里流逝。 树为它做幕布,群山为它做屏障。 但愿我能走出这个红尘的世界,忘记这里所有的烦恼,自由地生活。
这篇文案表达了文人士大夫在安史之乱期间希望国家稳定与和平的美好愿望。
李阳冰是四人中声望最高,最有名的。 他是唐代着名诗人李白的族叔,唐代文学家兼大书法家,其篆书变化广泛、独特,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代舒之舆说李阳冰的篆书严谨,其力量凶猛,其工作准备大于秦斯。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将其载入《集古录》。 御史蒋之奇把李阳冰的篆书、李莒的所有者书、裴虬的铭文称为三绝。
怡亭
到了唐代,偶然的机会,李阳冰、裴根、裴虬、李甞四位名士齐聚武昌。 四人中,裴鴼、裴虬为兄弟,裴鴼担任容州(今广西北流市)长史(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 裴虬是著作郎兼侍御史、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相当于总督)、谏议大夫。 李莒是唐代散文家李华的弟弟,是有名的书法家,他在取得越州(今广西钦州)的记录后参军(历史悠久)。 。
4人游览吴王散花滩后,他们共同协商,裴龙在观音崖上建了亭。 那时正是五月,沙滩上的柳树依依不舍,繁花似锦,河面风光秀丽。 的景色,引了李阳冰的情念,所以把展馆命名为怡亭,个人用篆书定顺序,裴虬做碑文,李甞为隶书铭,然后请他在观音崖上雕刻师傅。 是永泰元年5月11日,也就是公元765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怡铭拓本客人去吴王散花滩怀古醉得不可忘。
全文如下:怡亭、裴鴼和亭之、李阳冰名与篆之、裴虬美与铭之:峯怡亭、迫力江汀。 压西塞,气含东溟。 风云自生,日月所经。 众木成广,群山作屏。 我希望你能逃过尘世,在这里得意忘形。 永乙已于夏五月十一日陇西李莒。 意思是怡亭、裴鴼选地造亭、李阳冰取名怡亭,裴虬铭记称赞:巍然怡亭矗立在长江之滨。 它的气势压倒了西边的沙漠,它的气息包括东边的江海。 云烟从这里升起,日月诗人黄庭坚在《松风阁》诗中写道:钓鱼台可以午睡,怡亭看篆蛟龙卷走。
南宋武昌县薛季宣有诗颂道:江滨篆贞石,泥谓神画。 闲暇时旅行,记住古人的痕迹。 据《明统志》报道,怡亭铭唐李阳冰篆书、李莒八分书、裴虬为铭,世人称之为三绝。 清严观在其诗中,妙笔传言甚长,书哭鬼神。 因为有精神,所以得到世人的珍惜。
崖石上还刻有清代金石家巴慰祖、扬州太守江恂的题记等。
李阳冰书法真迹极少,怡亭铭的综合价值最高。 他在公元765年在黄鹤楼旁边留下了篆书石刻,但没有留下。 他留给福州乌石山的《般若台题铭》也不幸被文革破坏。 只剩下我市怡亭铭了。 特别是怡亭铭位于长江旁边,长年被河水淹没,所以历代流传的拓本非常罕见。
1988年,怡亭铭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宣布为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更好地保护石刻,200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制定保护方案,将怡亭铭摩崖石刻从20米深的河边地下提升到现在的路面。 年,鄂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建亭,不仅比较有效地保护了这件珍贵的唐代文物,还完美地展示了怡亭铭摩崖石刻,成为三国吴都风光带的著名文化景观。
标题:“怡亭铭摩崖石刻”
地址:http://www.e6x2f.com/ezly/8111.html